站内搜索:
致天塞十五周年 | 公益篇:在戈壁上种下希望

在戈壁上建一座酒庄

是公益的开始

  不久前,继“第八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后,天塞酒庄庄主陈立忠荣膺 “全国绿化奖章”。

  与纯净的蓝天、巍峨的天山、绿色的葡园为伴,这样的日常,足以让城市的人们艳羡。

  在天塞酒庄工作,每天都能实现。

  时光倒流十五年,庄主的朋友们听说她要在3000公里之外的西北戈壁荒滩,建设一座酒庄,不少人都充满质疑。

  从零起步,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精力,只为酿造一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实在冒险。

  从北京出发,来到新疆焉耆。站在这片亿万年都不曾有过人烟的戈壁上,庄主带领天塞人扎帐篷、翻石头、埋秸秆,直至今日,将天塞酒庄建成中国知名酒庄,所酿葡萄酒享誉世人。

  对此,庄主感谢每一位种植工人,他们将每一株葡萄树呵护备至。一年四季,出土、采摘、冬剪、埋土……种植工人总是那么忙碌。

  “天塞就是家!”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的维族员工阿不拉·吐尔逊,就是第一批种植工人。

  三个月前,他代表全家六口人,接过了“天塞酒庄家园守望奖”的奖杯。

  相比种植工作的繁忙,阿不拉·吐尔逊更想感谢天塞酒庄,让曾经颠沛流离的家人拥有归宿,活得踏实而自足。

  与阿不拉·吐尔逊一样,在天塞,还有许多种植工人家庭。他们共同居住在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员工家庭宿舍,舒适整洁,水、电、暖、宽带也免费使用。

  他们一部分是新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还有来自青海、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

  相比国内外许多产区,因为深处西北内陆,冬季的干冷,令这里的种植工人增加许多工作。入冬后,要将葡萄藤埋入土中,防止冻伤。春暖花开时,再让其重见天日。

  这种季节性工作机会,一年里还有很多。天塞要从附近村镇吸纳富余劳动力及贫困家庭人员,迄今累计雇佣数万人。

收入稳定,日子越来越好。

  如今,天边小镇建成。阿不拉·吐尔逊被调往别的部门,负责果园管理与动物养殖。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也成为他忙碌之余难得的亲子时刻。

文旅公益·教育公益·社会公益

做中国酒庄公益引路人

  2023年,天塞斩获第七届拉姆·查兰奖。这是中国管理界的至高荣誉,也是目前获此荣誉的唯一中国酒庄。

  拉姆·查兰奖评委会认为:天塞酒庄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中国本土酒庄的杰出代表……

  2020年初,天塞代表中国一众精品酒庄驰援武汉疫区,共克时艰。之后相继向多个抗疫一线城市捐赠大量医疗用品,以及捐赠善款数十万元。

  天塞酒庄采收音乐节已举办六届,其中“天塞酒庄之夜”公益音乐会,常年打卡新疆焉耆人民广场,国内知名歌星、实力乐队倾情演绎,一度实现线上线下超34万观众。同时,特邀新疆焉耆百名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前排观看演出。

  在教育公益方面,“天塞霞多丽希望之星”项目、“天塞青年品酒师计划”、“天塞杯”第九届新疆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设立中国首支葡萄酒推广专项基金“天塞基金”,为中国葡萄酒产业乃至其他行业注入新生力量。

  承办“心系焉耆·大爱无疆”精准扶贫慈善音乐会,共筹得善款75万元,资助当地贫困学生。

  向“喜迎大庆,爱心助学”焉耆县工会金秋助学项目,资助七位贫困职工子女,让收到国家首批“211”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不再犯难。

  向焉耆县慈善协会进行扶贫捐赠。捐款慰问焉耆县七个星镇中心小学。

  探望慰问巴州焉耆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孩子与当地百岁老人。邀请该中心14位儿童,前往天塞酒庄,举办“温暖天使,走进天塞”儿童节公益体验。

  连续三年进行“八一”双拥慰问,向焉耆当地部队捐赠物资……

用心酿造  中国风土

尽己所能  用爱回馈

脚下这片大地上

亟需关爱之人


本文内容来自天塞酒庄,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



葡萄酒信息网 www.win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