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科协县域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交流活动的70余名参会代表走进宁夏贺东庄园,实地调研观摩葡萄科技小院建设运行情况,探寻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基层科协组织服务发展的实践路径。
贺东庄园董事长、大武口区农业科技学会理事长龚杰带领到访客人先后参观了生产车间、地下酒窖,并在品鉴大厅向到访嘉宾介绍了大武口农学会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依托贺东庄园,牵线宁夏大学单守明教授团队共建葡萄科技小院,让实验室真正扎根田间地头。
龚杰向代表们介绍,在农学会的牵引下,“科技小院”落户贺东庄园不仅聚焦酿酒葡萄品种筛选、水肥管理等核心技术攻关,更通过科技志愿服务无偿为周边农户解决生产难题,已成为县域科协链接科研力量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真正实现了科研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这种‘专家驻点+技术辐射+产业带动’的模式,正是基层科协组织发挥‘四服务’职责的生动体现。”
在农学会助力下,实现了“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辐射一个产业、示范农村一大片”的乘数效应。来自高校的科研团队长期驻扎,与贺东庄园技术人员共同攻关,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同时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技人才。
“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企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龚杰表示。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人才+创业+项目+产业”的有机化合,让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而是真正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据悉,科技小院通过引入精准农业技术,对庄园的土壤成分、微气候条件、葡萄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制定出最适宜的栽培方案。同时,在酿造环节,科研团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优化发酵工艺,充分挖掘大武口产区葡萄的风味潜力。
在调研交流中,代表们重点关注基层农学会与科技小院的组织联动机制。据悉,科技小院通过与贺东庄园庄园共建,形成了“高校科研+企业转化+科协协调”的运行体系,既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实践平台,又为企业注入了创新动能,更通过农技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惠及周边产业从业者,这与宁夏科协“三级组织全覆盖、纵横联动促发展”的建设经验形成了跨区域呼应。代表们纷纷表示,这种扎根特色产业的科技小院建设模式,为县域科协整合科技资源、服务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贺东庄园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最北端的精品酒庄,多年来一直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国际最具收藏价值的红酒品牌”。近年来,贺东庄园在国际葡萄酒权威大奖赛中荣获大金奖30多枚、金奖200多枚,成为贺兰山东麓获国际性大奖最多的酒庄之一。其多款葡萄酒入选外交部驻外使领馆用酒名录以及联合国总部餐厅指定用酒。“马瑟兰干红葡萄酒”和“霞多丽干白葡萄酒2017”入选国礼和国宴,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再添“宁夏元素”。
此次调研观摩,让参会代表对县域科协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将借鉴贺东庄园科技小院的联动经验,结合各地产业实际,进一步健全基层科协组织体系,强化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基层科协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地方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科技引擎”。
本文内容来自贺东庄园,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