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贝丹德梭年度酿酒师 赵德升专访
“赵德升,文雅踏实的酿酒师,忠于一个单位二十年”…

  曾经在某个文章的留言中读到过上面这句评语:在中国,“单位”这个名词是独特的存在。忠诚于一个公司,如今可能不被看成是个优点,但在葡萄酒行业却相当关键。因为,葡萄种植、酿造本来就是一件需要投资时间的事情,对一个产区风土的熟悉更需要长期地投入自我。

  入行多年,赵德升老师像是灌注给中法庄园和迦南酒业葡萄酒的一股精神力量,如同一个低调的艺术家,只管用作品打动世人。

  2019年,贝丹德梭第三次在北京举办中国精品葡萄酒集中品鉴工作。那一次,我们邀请了赵老师成为共同盲品打分的特邀评分人。赵老师还是唯一一位两度被贝丹德梭选中的年度酿酒师。这一次,我们想要听听他的故事。

  酿酒师赵德升的故事,大概要始于2001年。那一年,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毕业的赵同学,遇到了中法庄园这样一个在当时鲜有人知的国家农业项目。年轻有为的赵同学主动请缨,被派去了法国波尔多农业工程师学院 école Nationale des Ingénieurs de Bordeaux 学习栽培和酿造,之后在波尔多佩萨克雷奥良产区的列级庄Chateau Pape Clément 克莱蒙教皇堡旗下酒庄实习。

  留学2年归国之后,赵德升就成了中法庄园的“样板酿酒师”。这么说并不牵强,因为中法庄园本就是农业部下的一个项目,肩负着传递酿酒文化的责任。赵老师年轻有为,学习的是受旧世界风格影响深厚的酿酒哲学。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中法庄园始终坚持率先垂范,为中国不同产区起着先锋作用。

  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年葡萄酒开始逐渐被更多国人接受。彼时,中国自己的葡萄栽培和酿造都还在初步阶段,但中法庄园高屋建瓴,早已稳定了在业内的卓越地位。2010年,在几方角逐之下,中法庄园并购业务尘埃落定,被当时距离酒庄不到1公里,但体量大不少的迦南酒业所属迦南集团收购,两个酒庄就此成为姐妹酒庄。

  并购前,赵德升就已经开始看到了一些酒庄发展的困境,也有过一些彷徨的时刻。2010年资本进入,核心技术人员保留,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信任与发展前景。毋容置疑,只有这样的土壤,才能发挥出酿酒师的天赋与实力。

  2025年,赵老师再次得到了贝丹德梭中国的肯定,第二次得到了年度酿酒师的殊荣。这一次,为了让大家更加认识赵老师,我们对他做了如下采访:

问:如何看待“中法庄园”和“迦南酒业”两个酒庄的风格?

答:两个酒庄虽然离得很近,但其实地块、土壤、葡萄园海拔(迦南酒业自有的三块葡萄园海拔从450米到1000米不等)都有很大不同,存在着天然的风格差异。中法庄园的葡萄酒,风格就是要内敛、集中,有深度,很像旧世界的审美。迦南酒业的诗百篇系列,以单品种酿造为主,更加强调品种的典型性,盲品经常被猜作是新世界的葡萄酒。

  中法庄园葡萄园只有23公顷,种植规模不算太大。从2001年从法国引入苗木开始到现在,16个品种中仅保留了马瑟兰、小芒森、和赤霞珠、美乐、品丽珠、小味尔多四个波尔多混酿品种。要知道,中法庄园从一开始就是个国家农业项目,是怀来产区种植与实验农场样板工程,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实验性的尝试,也与国内很多产区和酒庄有深入的交流和培训。

  迦南酒业的葡萄种植面积则相对大多了,三块自有葡萄园共有200多公顷,足够的种植面积为多品种的引进提供了基础,酒庄也与国际一些研究机构有长期的科研合作,引入了一些在世界知名产区都鲜为人知的小众“宝藏”。

  在品种表达性这方面,酒庄就可以做更多的对比实验。比如迦南酒业在几年前推出的“探索Discovery”系列,黑比诺单品系Pinot Clone套装《平衡之书》,浸皮干白套装《重塑之书》、《芬芳之书》等。这些探索系列酒款,并非是某种市场导向商业化的结果,更多是实验走在最先,“身先士卒”,对酒庄出品的常规酒款带来理念、认识方面的帮助。

问:现在中法庄园和迦南酒业主要的SKU分别是什么?

答:中法庄园共有“四款常规产品”,分别是经典传承的两款波尔多混酿珍藏干红、东花园干红,和单一品种马瑟兰及小芒森甜白,以及仅在特优年份出品的庄主珍藏。

  迦南酒业在大众市场上主推诗百篇“优选”、“特选”、“珍藏”三个级别的葡萄酒,以单品种酒款为特色,主要的红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黑比诺、丹魄、西拉;白葡萄品种主要是霞多丽、雷司令、长相思、灰皮诺。

问:工作20多年来,有没有哪一年的采收酿造让你特别印象深刻?特别难忘的挑战?

答:在怀来产区经历的20多个采收季节,有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也有冷凉多雨,病害压力大的挑战年份。好年份的酒款让人印象深刻,果香成熟浓郁,酒体集中饱满,有很强的陈年潜力。“好年份产好酒”是一个“理所应当”的结果,而一些挑战的年份,开始的期待值不是很高,但到最后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013年的马瑟兰就是这样的一个年份,2013年降雨多,积温低,虽然延迟采收,马瑟兰在发酵结束后还是表现出来颜色略浅,果香淡,有一些植物气息,集中度不够,甚至有有一点点的稀释感。而在经过16个月的橡木桶陈酿后,葡萄酒的品质有了很好的一个提升,更加的平衡,但感觉与其他年份比较还是有些差距,当时心中很是忐忑。令人惊喜的是,经过装瓶后的3-5年里,这个年份的马瑟兰愈发的细腻优雅,漂亮的酸度骨架、精细的单宁纹理,让人感叹葡萄酒的自我调整能力,在瓶中完成蜕变和重生。这也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

问:从接触酿酒以来,有什么酒款是曾令你印象深刻?

答:一路走来,每一款酒背后都有它的故事。一定要回想的话,也许是2001年在法国深造时接触过波尔多黑教皇Chateau Pape Clément的一款干白。在酒窖进行添桶工作的时候,接触到这款酒的第一反应就是“好香啊”!整个酒窖酒香四溢;那一刻满心就只有一个想法:我也要酿出这样出众的美酒。

问:到了今天,还有什么是你仍想要追逐的、想完成的?

答:其实酿酒师是一个成就感非常高的职业,从对一款酒拥有想法开始,到把它酿成一款实体作品,那种成就感是难以描述的。但酿酒师同时也是一个孤独的职业。一个酿酒师如果要成就自己,必须要能耐得下心来。要靠思考和体会去形成自己的东西。认定自己,对自己选中的产区风土的理解也非常重要。也许不能去其他国家长时间酿酒,但是去南半球或其他产区交流学习也非常吸引我。

  最后,在提到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时,赵老师表示:中国葡萄酒一路走来,发展的速度已经很快,现在中国葡萄酒的品质,对比20年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多参考成功的经验,多尝试,不怕犯错,但要多思考!


本文内容来自贝丹德梭葡萄酒,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



葡萄酒信息网 www.win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