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心认为,艾玛·高是我见过的最具天赋与生气的酿酒人之一。
— Jancis Robinson MW
银色高地
在贺兰山东麓的晨雾里,有一块在阳光下泛出银色光泽的高地——那既是银川独特的土地色泽,也是高家家族的传承之高地。于是,这座由高林与女儿高源(Emma)创立的酒庄,便有了一个一语双关的名字:银色高地(Silver Heights)。这个名字如同一面镜子,的的确确映出了高家的美好愿景,同样,还有宁夏葡萄酒的未来与光明。
从1997年起,父亲高林就一直从事葡萄栽培工作,研究宁夏葡萄园的风土核心。于是,在2007年,银色高地酒庄成功创建,高家父女把酒庄总共七十公顷的土地分块管理,其中金山子产区四十公顷、下营子葡萄园三十公顷,并把每一块土地细心照料和记录,用来决定葡萄种植的细节与酒款的性格。
现任庄主高源并非仅靠家学而立,在酒庄建立之前,她在法国游学深造,顺利拿到了法国国家级酿酒师证书并攻读了世界葡萄酒贸易课程,还在波尔多的凯隆世家酒庄(Chateau Calon Segur)和拉科鲁锡庄园(Chateau Lafon-Rochet)工作,这些都为其在日后雕琢银色高地的佳酿打下了全面的基础。
她在2012 年被《RVF 葡萄酒评论》评为“年度最佳酿酒师”;在 2019年获得“中国品牌年度人物”的荣誉;2019 年被《酒饮》(The Drinks Business)评为“中国葡萄酒贸易十大最具影响力女性” 。父亲的远见与女儿的专业,成为银色高地不断前进的双翼。
银川焦点
银色高地的酒款从建庄之初在国内外大赛与权威点评中就持续受到肯定:葡萄酒作家皇后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给予了2013年份的阙歌当时中国葡萄酒的“醉”高分,银色高地也是第一批代表贺兰山东麓产区被《世界葡萄酒地图》收录的中国酒庄。
在2014年和2019年招待总理和外宾的国宴上,银色高地也被选为宴会指定用酒。
2020 年,银色高地迈出重要一步:获得中国有机认证,开始向国际自然酒市场发声。随后酒庄申请并通过了欧盟有机(EU Organic)与Demeter生物动力认证(2024 年),银色高地也是中国首个获得Demeter生物动力认证的酒庄。
2024年,银色高地被贝丹德梭评为“年度生物动力法酒庄”与“年度风土表达酒庄”,体现了其在有机/生物动力实践与风土诠释上的双重领先;其旗舰酒赤霞珠单一酿款 “爱玛私家收藏” 更获评为“年度赤霞珠单酿”,显示出顶级单一园的陈年与结构潜力。
贺兰风土
银色高地的葡萄园所在和贺兰山东麓产区呈现典型大陆性干燥气候:夏季最高温度通常在 32–34°C,年降水量仅约 193 mm,年日照时数达 3,000–3,200 小时。这些气候特征抑制了霉菌等病害发生,利于实现低投入的有机或生物动力栽培;同时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保持酸度与发展香气复杂度。
除了金山与下营子两大核心地块,酒庄还在银川周边构建了对不同品种与栽培方式的分区试验与优化。
冰碛砾岩、粉砂岩、海绿石砂岩、石灰岩和石英岩之上的葡萄园,常赋予葡萄酒稳健单宁、矿物感与地域识别性,是银色高地强调风土表达的核心条件。部分地块海拔与土壤异质性也使得酒庄能在相同年份内取得多样风格的基酒来源。
生机勃勃
银色高地把“农场”与“酒庄”两者紧密结合,采取的不是简单的有机标签,而是通过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循环构建可持续系统:养马、养驴、养山羊提供粪肥与“田间劳力”;覆盖作物与草本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枝叶与农场废料用作堆肥,连续多年转化为土壤活力的源泉。
遵循健康的土壤是优秀葡萄果实的燃料的理念,在生物动力体系下,这一信念通过特定的天然制剂、时节仪式与轮耕计划被制度化地执行,从而显著提高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与自我修复能力。
进入酿酒车间,银色高地的酿造哲学可用一句话概括为“最低干预,但高标准控制”:酒庄坚持野生酵母发酵,让葡萄园自带的本土酵母主导发酵过程,避免工业酵母带来的同质化,从而最大程度保留风土与年份差异。
在保障微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最小化硫的使用,以保留果味纯净;对顶级酒款则采取不过滤或微过滤的策略,保留酒体质地与陈年潜力,三者合力使得酒款既自然真实又具备长期发展结构。
如果说高林在 1997 年看见的是一片可耕的山坡,那么银色高地如今呈现的是一段经由时间、科学、传承与生态实践共同书写的传承篇章。银色高地提供的,是在中国西北大地上,经由严谨方法与家族承诺,所酿出的可被收藏与共享的时间艺术。
本文内容来自CWS史瓦仕葡萄酒和烈酒,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