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1-7月俄罗斯葡萄酒进口额激增83.35%,销售渠道集中在“国家馆”
  今年1-7月,俄罗斯葡萄酒对华出口迎来强劲增长。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葡萄酒金额达到130.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26万元),较去年同期翻了近一倍。尤其在4月创下44.47万美元的峰值,展现出明显上升势头。虽然进入夏季后受淡季和政策影响出现回落,但整体增幅依然引人注目。

  俄罗斯农业部下属的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葡萄酒接近7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增长了2.2倍。而出口额约100万美元,增幅更是高达3.3倍。此外,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三个月内,俄罗斯向外国市场出口了约1000吨葡萄酒,中国占比72%、土耳其占比18%,成为俄罗斯葡萄酒的主要进口国。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7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葡萄酒总额达到130.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1.34万美元增长了83.35%,几乎翻倍。尤其在2025年4月,进口额冲高至44.47万美元,成为阶段性峰值。

  然而进入6月和7月,数值明显回落,分别降至12.47万美元和9.7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1.18万美元,呈现月度负增长趋势。

  尽管俄罗斯葡萄酒出口对华增幅显著,但与法国、澳大利亚、智利等传统产酒国相比,市场份额依旧有限。

  据俄罗斯联邦农产品出口中心的说法,中国仍是其海外战略推广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俄罗斯本土产业产能正不断扩张。俄罗斯酒类市场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俄罗斯葡萄酒总产量同比增长12.6%,达到2.09亿升。其中起泡酒表现尤为突出,产量提升15.8%至8700万升。这种持续扩产将为未来出口提供更多信心和保障。

  据了解,不少俄罗斯葡萄酒在线上销售渠道中,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国家馆”类店铺,主力干红、干白售价多在100元/瓶,部分产品销量突破6000瓶以上,但整体仍属于小众选择。

  在线下市场,分销的商家较少,销售渠道也主要集中在“国家馆”相关终端,价格体系与线上差别不大。由此可见,俄罗斯酒在中国市场虽已有一定消费群体,但整体渗透率不高,渠道拓展与品牌塑造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综合来看,俄罗斯葡萄酒当前虽难以撼动传统强国的主导地位,但凭借持续增长的产能,以及在中国市场逐渐提升的认知度,未来仍存在一定发展机遇。若能在品质稳定、市场推广和渠道拓展上进一步发力,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无论是传统的世界名庄,还是新兴产区的精品之作,全球精品酒市场正逐渐呈现多点开花的格局。俄罗斯酒的变化,也提醒我们,并不只关注于少数几个国家的葡萄酒。

  中国市场的消费变化,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新产区、新风格的产品。精品葡萄酒的核心不仅在于品质本身,还在于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故事、产区特色与独特体验。俄罗斯葡萄酒也从侧面说明,市场对差异化和新鲜感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

  同样,政策因素对酒类消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限酒令”下,市场更强调理性消费和品质导向。对于精品酒展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精准地挖掘市场机会,把握政策与消费趋势的契合点,以多元化的精品酒回应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和韵Aftertaste,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您发现本平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8 6558 6211,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


葡萄酒信息网 www.win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