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鸿靖在宁夏(Graeme Kennedy摄)。
十七年前,戴鸿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作为澳大利亚的一名大学新生,彼时的戴鸿靖与家人产生了矛盾。这场如今已成遥远的记忆,但意义重大的争执最终促使戴鸿靖辍学回国。
回国后,戴鸿靖进入了上海蓬勃发展的精品葡萄酒零售行业,彼时正值葡萄酒的黄金时代。戴鸿靖随后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年的尝试与探索之旅。他全身心投入到侍酒师、零售商、顾问和教育者的多种角色中,但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戴鸿靖在宁夏(Graeme Kennedy摄)
“我已经把葡萄酒世界所有能做的事都做过,能喝的酒也都喝过了。”戴鸿靖回顾2017年创立自己的自然葡萄酒品牌小圃时说道,“唯一没做过的事,就是做一款自己想要的葡萄酒。”
在中国精品葡萄酒市场已慢慢开始进入盘整的时期,戴鸿靖从一开始便秉持“慢酒”理念。而如今,他被视为一位特立独行的中国酿酒师。
他的经历与个性
2008年,戴鸿靖在上海的一家葡萄酒零售店工作了一年,随后在Da Marco和费尔蒙和平饭店担任侍酒师。
在与费尔蒙和平饭店完成为期两年的合同后,戴鸿靖加入了一家专注于葡萄酒相关社交媒体平台的初创公司,他在那里获得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之后才开始创业。
在社交媒体项目之后,戴鸿靖担任了中国的葡萄酒比赛WINE100和“企鹅吃喝”的顾问。此后他又加入了亚马逊,担任葡萄酒和烈酒采购员。
在这家全球电商巨头工作时,戴鸿靖感到缺乏安全感。“亚马逊的高层管理正在考虑关闭中国业务,而许多中国员工并未发现此事。”他回忆道,“那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业务持续下滑,但大家都假装一切正常。”
离开亚马逊时,戴鸿靖已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他花了十年时间探索了葡萄酒行业的每一个角落——零售、侍酒师工作、咨询、企业采购,但那种不完整的感觉依然如鲠在喉。
“大多数事情对我来说都很无聊。”戴鸿靖回忆起离开亚马逊后开始创业时的情景,“我品尝了不同年份的波尔多精品葡萄酒,对葡萄酒世界的兴趣却越来越低——我该做的事都做了。”
小圃,一个游牧葡萄酒品牌
2017年,戴鸿靖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他带领着一个不足五人的小团队,创立了小圃酿造这个自然葡萄酒品牌,它体现了他的叛逆精神以及他所倡导的“慢酒”理念。
小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酒庄。它没有自己的葡萄园。相反,戴鸿靖采用游牧模式,从中国的六个地区采购葡萄,包括宁夏、甘肃的天水、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河北的怀来,以及四川小金和云南德清的高海拔葡萄园,后两个产区的海拔高度分别高达2100米和2600米。2024年,他首次拓展国际市场,使用新西兰的葡萄酿造长相思、霞多丽和黑皮诺。
小圃酿造合作的云南香格里拉高海拔葡萄园(Graeme Kennedy摄)
戴鸿靖选择那些没有任何既定标准的葡萄酒产区,任何能为小圃提供新风格葡萄酒的地方都是他的考虑对象。在游牧模式下,小圃保持小规模生产,每年仅生产4万到5万瓶葡萄酒。
选择游牧模式主要是出于成本考量。作为一位独立酿酒师,戴鸿靖无法承担拥有葡萄园的巨大成本。从种植葡萄藤到开拓市场,这是一场漫长的竞赛。即使是他的小规模经营,也花了七年时间才实现收支平衡,戴鸿靖透露。新冠疫情更是延长了这一艰难的攀爬过程。事实证明,“耐心”是他从创业之旅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他承认。
戴鸿靖在四川小金的葡萄园 (Graeme Kennedy摄)
如今已到第八个年头,小圃已迈向国际,不仅出口到中国香港与澳门,最近还出口到了澳大利亚。
作为中国葡萄酒品牌,戴鸿靖希望通过他的葡萄酒传达更深层的文化信息,这体现在小圃的酒标设计上。小圃的一些系列酒标上有中国书法,取材自古代字帖或著名艺术家的题字。
“作为一个新兴葡萄酒产区,我们需要在酒标上添加更多内容,以便消费者能够阅读和理解。”戴鸿靖解释道。
“关注故事”与小圃的使命相契合,这让它与特定的受众建立联系:那些年轻、富有冒险精神、将葡萄酒视为生活方式一部分的人。与在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传统高端葡萄酒不同,小圃拥抱了自然葡萄酒——这一小众概念吸引了那些寻求新鲜和非传统事物的消费者。
小圃酿造的顺顺与聚MV6(Graeme Kennedy摄)
“这是一个小众市场,但它会增长。”戴鸿靖说道,他指出,在经济衰退的时期,传统精品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场景商务聚会正在减少,“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进入商务聚会市场,在那里,葡萄酒需要看上去很有档次、很有面子,人们知道它值多少钱。”
“我们的葡萄酒一点也不传统,它包含了各种奇怪的元素。”戴鸿靖描述小圃葡萄酒时说道,“这是一种富有创意的葡萄酒,挑战着你对味道的认知和理解的边界。”
“它与书上讲的完全不一样,也有别于权威。”他继续强调他的葡萄酒的叛逆特性。就像他本人,那个近20年前辍学的年轻男子。
“慢酒”,有别于中国的高速发展
“慢酒”是小圃的口号,既出现在其官方网站上,也出现在其Instagram账号上。“酿造一些需要时间的葡萄酒”,戴鸿靖在Instagram上解释了他的酿酒理念。
除了葡萄酒,戴鸿靖还观察到,“慢”这一概念与中国主流的创业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圃酿造合作的四川小金高海拔葡萄园(Graeme Kennedy摄)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今天有个主意、明天执行、后天改一改,可以说是以天为单位的。然而,葡萄酒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多事情是用年为单位。”戴鸿靖解释了葡萄酒这一农产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与互联网行业节奏的差异,而后者如今主导中国创业格局。
“耐心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缺乏的东西。”戴鸿靖继续说道,他反思了过去20多年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成长过程中,许多事情都发生得太快了。”
戴鸿靖在甘肃天水的葡萄园 (Graeme Kennedy摄)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并带来了经济的腾飞。随着新兴产业和创业的兴起,源自西方的葡萄酒作为品质生活的象征进入中国,但它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方式却产生了冲突。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需要努力奋斗的时代,我们并不富有。”戴鸿靖指出,他强调大多数中国人并无轻松、与葡萄酒饮用习惯相符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前葡萄酒教育工作者,戴鸿靖观察到,许多中国人学习葡萄酒并非出于真正的兴趣,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工具。“他们可能相当snobby(势利),很多人学习葡萄酒就是为了表明自己很懂葡萄酒。”戴鸿靖坦率地评论这一群体,他们不太可能成为非传统小圃的消费者,“中国的葡萄酒教育体系仍然相当传统。”
然而,戴鸿靖相信,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小圃会吸引到更为庞大的目标受众群——那些将葡萄酒视为生活方式并拥抱创意的人,即便小圃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人群的选择。他进一步指出:“就像中国的其他亚文化一样,社交媒体让每个亚文化都能吸引更大的目标群体。它虽然不针对大众,但可以变得更不小众。”